科普貼!腸道內的免疫護衛“菌”如何發揮戰斗力?
2023-01-12
千億級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多功能、多品類細分增速
科學研究與官方認證的強力支撐
要問誰是當前最受寵的“強生命力品類”
益生菌必須高位出圈!
益生菌是如何提高我們免疫力的?
先把這四者的關系理順
有請免疫系統、腸道、腸道菌群、益生菌出戰
免疫系統
身體抵御微生物入侵的一道鋼鐵長城
它的建立健全貫穿著我們一生的戰斗力
腸道
身體抵抗“侵略者”的重要戰場
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我們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態體系【2】
全身70%-80%的免疫細胞分布在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中,99%的營養需要腸道吸收,80%的毒素靠腸道排出,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2】
腸健康,才能常健康
腸道菌群
生存在我們腸道內非常復雜龐大的微生物群
包括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
這些菌種之間要處于動態平衡的狀態【3】
互相依存,互相制約
菌群結構相對穩定
良好的腸道微生態環境【3】
才能維持我們正常的生理活動和健康狀態【3】
益生菌
腸道菌群中的“有益菌”
戰場上對內穩定,對外攻擊的戰士們
一方面在腸道內定植,維持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統,誘發腸道免疫,并刺激胸腺、脾臟等免疫器官,發揮特異性免疫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4】。
補充益生菌,維護腸道菌群平衡
有助調節免疫系統,對增強免疫力至關重要!
什么時候需要補充益生菌呢?
益生菌并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胎兒在子宮中是處于無菌狀態的。
益生菌在腸道內是從新生兒開始定植的,最初來源是從母體的產道和初乳中獲得,之后要經歷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不穩定到穩定的菌群定植過程,至到2歲左右,可與成人腸道菌群相似并保持穩定和動態的平衡。腸道菌群的定植過程也是體內免疫系統啟動發育直到基本成熟的過程。
寶寶腸道菌群建立的越早,越能保護自身免受消化道和免疫問題的干擾。對于早產兒、剖腹產、人工喂養的寶寶;有便秘、腹瀉、乳糖不耐受的現象;經常消化不良、胃腸氣、積食,以及使用過抗生素的寶寶,更需要注重腸道菌群的平衡,可適當補充益生菌制劑來調節。
除了備受關注的嬰幼兒群體,從成人到中老年人期間的腸道益生菌變化也不可忽視,這一階段是腸道微生物群發生顯著變化的過渡期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衰老和整體健康狀態的下降,相關疾病的發生,人體內有益菌的比例會大幅度減少,“腸道年齡”也會越來越大,因腸道菌群失衡引發的腸胃功能失調、免疫力降低等問題也會接踵而至【2-5】。
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和生活習慣、精神壓力過大、外部環境污染、長期大量服用抗生素藥物、便秘等都會造成腸道菌群的失調。三餐不定的外賣黨、熬夜加班的上班族、煙酒不斷的應酬黨、腸道動力減退的中老年人都要重點關注。
常喝酸奶可以補充益生菌嗎?
酸奶、奶酪、豆豉、紅酒、泡菜等食物中都含有益生菌,但其中的益生菌含量本身很少,且不耐胃酸和膽汁,大部分經過胃部時已經失活,進入腸道的活菌更是少量,還達不到平衡腸道菌群的作用。日常可以多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但如果想達到腸道調節的作用,還需要選擇合適的益生菌制劑。
什么時候服用益生菌效果更好?
建議飯后1-2個小時服用,避開胃酸分泌旺盛時期,讓更多的活菌順利進入腸道發揮作用,服用益生菌制劑期間注意飲食清淡,少食辛辣油膩的食物。
資料來源:
【1】國家衛健委《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
【2】《國人腸道健康2020年報告》
【3】中國人腸道微生態失衡與亞健康狀況調查,大連醫科研究所
【4】益生菌的研究進展,廣州食品工業科技
【5】腸道菌群與衰老關系的研究進展,中國臨床醫學,2014年12月第21卷第6期
說明:本文所述內容僅為學習科普,部分內容源自文獻資料總結歸納而來,不具備任何功效暗示或產品指代之意,若有疑問請聯系指正修改。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